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正文
路演通知 | 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心园区项目路演2024年第1期(总第6期)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9日 14:46    作者: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功能,进一步推动山东大学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紧密结合,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鼓励各学院、科研机构等有关单位通过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形式进驻大学科技园开展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培育一批优质学科性公司,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有力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


PART.1 组织单位概况


    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山大科技园”)成立于2000年,于2001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山大科技园是山东大学服务山东的重要平台和工作体系,学校将山大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山大科技园秉承“服务山东战略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山东发展就是服务国家发展”的责任使命,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构建“创新转化、创业孵化、双创人才培养、投融资”四链融合发展体系,着力打造“山大系”服务品牌。二十余年来,山大科技园产业孵化基地布局济南、德州、泰安、威海等地,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山大科技园内实现转化,多家科技企业在科技园孵化成长。科技园入驻企业累计达百家。

    山大科技园中心园区(以下简称“中心园区”)位于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与兴仲路交汇处,地处二环南路“科创产业带”龙头高地,是山东大学与济南市中区政府联合共建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心园区集聚山东大学科研平台、人才、项目等创新资源和山大系产业资源,聚焦市中区未来生命健康和未来数字科技两大核心产业,构建了以学科为引领,“创新平台+龙头企业+产业联盟+产业基金”融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新机制。中心园区通过协助学校师生、校友企业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等方式,推动一批原创性前沿技术和应用技术转化,孵化一批学科性公司,助力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


PART.2 活动时间和形式



活动时间:2024年1月10日14:30-17:10


活动地点: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创新大厦A座3层第二报告厅



PART.3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承办单位


山东百廿科技园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济南市中未来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启迪之星


支持单位


济南市市中区委组织部


济南市市中区科学技术局


济南市市中区园区管理服务中心


PART.4 活动议程

_



14:30-14:40


项目(企业)路演流程和入孵评审办法介绍


中心园区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相关领导


_



14:40-17:00


项目路演


项目1:基于光学指纹技术的新型医学应用项目


项目2:念徐福益生菌项目


项目3:山东好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项目


项目4:安全智能快速掘进护盾式平行作业装备系统项目


项目5: 高性能电液驱控技术及应用项目


项目6: 装配式建筑“新三板”技术体系及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应用项目


项目7: 铝锭铸造扒渣机器人与称重、码垛及打码智能化系统项目


_



17:00-17:10


专家打分




PART.5 参会对象




1.相关产业科技型企业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


2.高校院所技术相关科研团队;


3.对项目有合作意向的单位或个人,如投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


PART.6 路演项目(企业)简介









项目1: 基于光学指纹技术的新型医学应用项目


    项目立足于团队原创性提出的光学分子指纹技术,属于精准医疗新兴技术,联合浪潮、威高、双利合谱等互联网、医药、光学研发知名企业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转化,解决当前我国缺乏便捷、高效的癌症基因分型和肿瘤快速病理分型设备这一重大需求,项目团队以山东大学教授李玮以及由全国多家知名医院的内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专家综合构成,联合产业界和学术界资深人士。团队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丰富的产品研发和市场运营经验。

项目核心聚焦于肿瘤的基因治疗靶点的新型光学检测设备,研发出一种基于光学分子指纹技术的肿瘤基因分型设备,计划开发基于光学分子指纹技术的多基因检测、肿瘤病理分型和毛囊监测设备,并开展多中心论证,申请医疗器械注册。

项目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分子靶向治疗领域,本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产品单台售价预计45万元,根据企业规模与市场分析,预计第一年销售收入40200万元,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第二年销售收入预计达到101600万元,第三年销售收入预计达到503500万元。




项目2:念徐福益生菌项目


    随着人们食品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新一代的药食同源保健饮料产品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本项目依托徐会连院士团队以及济南大学应用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建立合作,利用高效生物发酵技术和现代化工艺流程,采用益生菌发酵药食同源的材料,生产功能性饮料。项目研发团队院士1人,省部级人才5人,博士研究生12名,博士化率100%。

本项目的核心主要包括发酵和储藏过程中益生菌的种类、数量及其经时变化(16S rRNA 基因 PCR 解析法);发酵和储藏过程中产品的抗氧化酶(SOD、POD 和 CAT)及其活性的变化; 发酵和储藏过程中聚γ谷氨酸和 5-羟色胺等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 追踪系列产品的功能性化合物,如软化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蒜氨酸,防止抑郁,增强大脑活力的 5-羟色胺和来源于南极假丝酵母,有利于美容的脂肪酶B等等技术内容。

本项目推广后成功后营收5000万元,第一年税收300万元,并逐年递增。





项目3: 山东好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项目


    山东好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项目是由山东省教育促进会心理健康专委会集合多方资源打造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综合平台,平台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相关产品研发、师资培训、系统服务方案提供等综合服务。项目是以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山东大学张敬悬教授为核心人才团队进行产品研发。

目前项目团队核心技术主要有:

一是通过穿戴式HRV测评硬件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动态监测,该技术利用柔性电子制造技术将BLE芯片、心电传感器、射频天线、MCU(MicroControlUnit微控制单元)组成柔性贴片式低功耗蓝牙心电仪。颠覆了传统的测评方式。实现生理和心理主、客观全面整体分析测量。

二是在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医疗方面的临床积累了大量符合本土测评的心理测评常模及大量循证案例,可用于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心身整体评估干预系统。

在未来三年(2024-2026年),预计年营业规模分别为500万、1000万、3000万。营收主要来源于自营产品销售、中小学心理系统服务、青少年心理服务人员培养。





项目4 安全智能快速掘进护盾式平行作业装备系统项目


    安全智能快速掘进护盾式平行作业系统主要针对目前煤巷掘进效率低下,现有顺序作业方式各工序间不能有效协同作业等关键“卡脖子”问题,开展安全智能快速掘进护盾式平行作业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本项目主要依托于山东大学控制学院和山东兖煤黑豹矿业装备有限公司。团队以何满潮院士为首席专家顾问,领军人才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工等31人;研发方向专注于替代进口、国内或国际前三的产品研发方向。

本项目拥有装配群协同作业实现掘、支、锚、运平行作业;全新结构的智能掘进机;本质安全的护盾式预支护系统;全新理念的护盾交替循环工艺;多种方式的通风降尘综合应用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打破了原有的掘支护顺序作业的模式,实现了煤巷快掘模式两大转变。推动了煤巷安全性能、掘进速度和智能化掘进方向的建设,对于全国煤矿巷道智能化掘进技术和装备发展是一次新的突破。

根据市场调研统计,截止到2022年,全国煤矿数量3110处,年产20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煤矿超过1200座。中厚煤层和薄煤层煤矿数量众多, 60%的煤矿适用本套平行作业系统,每座煤矿的迎头数量平均为3个迎头,顺槽盾构机是刚需。每套产品成本2000万元,毛利率40%左右,抢占20%市场,项目具有35亿元的盈利空间。





项目5: 高性能电液驱控技术及应用项目


    目前风电市场正向更大兆瓦级机组进发,尤其近几年,海上大兆瓦级风机机组正在加速发展。本项目深耕风力发电与集成式工业液压驱动系统领域,由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李世振教授团队联合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开展。项目研发团队核心人员来自山东大学,研发人员具有博士4人,硕士学位1人,学士学位3人,专科及以上学历占比100%,其中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

本项目拥有2大关键核心技术:

(1) 风力发电机长寿命液压变桨驱动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

通过先进的制造工艺研发,开发液压变桨驱动系统核心部件,设计能够适应高低温、海上沙漠高海拔等严苛应用要求的液压变桨驱动系统,并开展系统长寿命测试与应用研究。

(2)大兆瓦风机大功率液压变桨高精度同步控制技术

通过电液比例伺服控制技术,设计基于伺服电机直驱的高精度液压变桨控制策略,实现发电机组叶片角度的稳定控制,使桨距角度自动匹配风力、风向,实现最优发电功率控制。

 项目成功推广后,将会是国内第一家能提供全套液压变桨方案的供货商,对于山东省近年来的沿海风机开发将十分有益,能够大大推进我国的风电项目向海上、大兆瓦级风机方向发展。预计2024年将实现1000万元营业收入。





项目6: 装配式建筑“新三板”技术体系及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应用项目


    装配式建筑“新三板”技术体系及智能建造关键技术项目通过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工业化组织方式,对建筑全过程、全要素进行系统集成和资源优化,是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为特征的工业化建筑方式,旨在解决人口红利消失、建筑能耗高、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等传统建筑业面临的难题。

项目以山东省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工研院工业化建筑智能建造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主要进行装配式建筑及智能建造技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现已与中建八局、中冶二十二局、中交一公局、山东省建筑设计院、山东省建科院、同圆设计集团、荣华建设集团、金云数据、临沂图审、山东平安等多家单位展开合作。团队带头人为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侯和涛教授,现有人员26名,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6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0人,现已取得国际发明专利10余项,国内发明专利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取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奖项共5项。

创立企业预测2024年年产值100万元,2025年年产值200万元,2026年年产值300万元,实现产值、利税逐年增长。



项目7: 铝锭铸造扒渣机器人与称重、码垛及打码智能化系统项目


    项目针对冶金铸造行业生产扒渣与捞渣工作场景具有温度高、腐蚀性强、烟尘大、危险性高、人工劳动强度高和成本高的特点,解决铸造扒渣与捞渣工艺作业效率低、场景要求技术难度大的“卡脖子”问题,由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智能机电液控制研究所和山东金科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组成创新团队,积极转化实施田新诚、李世振教授团队科技成果。

    项目主要开展铸造智能扒渣机器人、高精度称重装置、液压悬臂码垛机器人、智能激光打码机和MES 信息管理系统等研究及应用,突破基于3D点云与深度强化学习的铝槽定位、融合铸造工艺与生产节拍的机器人扒渣与捞渣作业轨迹规划、具有动平衡及高阶抗干扰和深度学习功能高精度称重、大吨位液压悬臂抓取等8项关键技术,开发国内首台套铝锭铸造智能化产线,项目填补国内空白、整体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将为冶金行业的铸造生产工艺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和安全化树立行业标杆。

    项目行业定位为具有电解铝铸造、铝熔炼、锌锭铸造、熔融锌液和金属浇铸等扒渣、捞渣生产工艺产线的冶金制造企业,目前产品适用全国大、中、小产线3000条左右,市场产业化前景广阔。三年内项目可销售60套左右,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实现利税1700万元。



PART.7 联系人




山东百廿科技园有限公司


姜晓晶


电话:13120229599


邮箱:bainiankejiyuan@163.com


PART.8 参与路演报名通道




   

上一条:路演通知 | 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心园区2024年第1次路演成功举办 下一条:路演通知 | 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心园区2023年第4次路演成功举办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联系电话:(0531)88393398 传真:(0531) 88393398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