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正文
李树忱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6日 15:00    作者:国家大学科技园   点击:[]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院长,现任地下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民盟支委会组织委员、济南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人资环专家组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裂隙岩体围岩破坏机理及其灾害控制技术和地下结构破损机理与锚喷支护技术。发展完善了断续节理岩体破坏机理及计算方法,建立了岩体破裂过程的能量耗散损伤本构方程和无网格流形方法。实现了无网格流形方法与有限元方法的耦合,完成了青岛胶州湾等多条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的研究,其成果直接被设计单位采用。

建立了深部岩体分区破裂化的现场观测方法、模型试验系统和力学分析模型及其数值模拟方法,并提出了新型喷射混凝土支护体系。其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保宜高速、江西高速等多个隧道工程实践中,减少了深部隧道的大变形、塌方等反复维修与加固,避免了多起重大工程灾害。

发展并提出了针对岩溶裂隙水的"四阶段全过程"的超前预报方法和相应的高压裂隙水治理体系,建立了裂隙岩体突水的前兆信息监测系统,为避免工程水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青岛海底隧道及沪蓉西高速公路多个典型隧道工程,避免了突水灾害和人员伤亡。

承担了纵向课题12项,横向课题20余项。在《Computer mechanic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物理学报》、《力学学报》、《煤炭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和《岩土力学》等著名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75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62篇,出版专著2部,获发明专利10余项。

奖励:

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2位;

2012年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届"青年科技奖"金奖1项,排名第1;

2010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2位;

2010年获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2位;

2012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5位;

2009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7位;

2011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5位;

荣誉:

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获得杜庆华力学与工程奖章1项;2009年获得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得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承担科研项目:

近5年主持或参研的科研项目共30项,其中在研科研项目10项,其中在研国家科技部973计划1项,完成1项,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8项,其中在研国家重点基金1项;已结题的仪器设备专项1项,在研面上项目1项,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课题4项,其中交通部2项,铁道部1项;企业委托横向在研课题3项,研究成果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承担的横向科研项目:

1、泰兴铁路隧道围岩稳定与衬砌质量检测研究,中铁十四局;

2、深部井巷围岩破坏状态及支护对策研究,山能集团;

3、隧道用低回弹喷射混凝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江西高投

4、隧道高压液力喷射混凝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保宜高速

5、铁路既有隧道破损机理与滲漏水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铁道部

6、高速公路隧道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交通部

7、岩溶堆积体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控制关键技术,中铁十四局

8、特大跨径空腹式连续刚构桥梁角隅节点与预应力适应技术研究,中交二公院。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31-88399180

电子邮箱:shuchenli@sdu.edu.cn

上一条:郝霄鹏 下一条:侯和涛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联系电话:(0531)88393398 传真:(0531) 88393398 [网站管理]